社会服务
六进桑植,天心区工委探索精准教育扶贫之路
更新时间:2016-06-01浏览人数:13694 次作者:本站来源:作者:宣传处
暮春五月,梅雨纷纷。贺帅故里,迎来民建热心人。5月23日-25日,长沙民建天心区工委主委王德军率爱心会员及会友一行,第六次赶赴张家界桑植县澧源镇中学,看望和慰问“思源佑华教育移民长沙民建班”学生,探索精准教育扶贫之路。
关爱孩子,从衣食住行开始
车队抵达校园时,正是午睡铃声响起之时。看到熟悉的王德军伯伯、赵礼发伯伯又来到学校,长沙民建班的孩子们雀跃着纷纷跑下楼,男孩帮忙搬物资,女孩赶来和结对“亲人”打招呼。“这是给你带的礼物,还有一个新书包。来,背上看合适不。”见到结对学生吴金银飞奔过来,王德军慈爱地对她说。吴金银一边笑着说谢谢,一边双手接过礼物,又在王德军的帮助下,背上新书包,脸上写满开心。“比之前开朗、大方多了。”看到吴金银快乐飞跑的身影,王德军非常欣慰。

从2014年第一次来到澧源镇中学,这趟已经是第六次。每一次到访,会员都为孩子带来不同的礼物。这一次,礼物有会员邓霞辉提供的生活用品,会员刘博才提供的运动T恤,还有各种食品。“班上50个孩子,T恤都是按大小号来的,确保他们穿的合身。如果他们晚上饿了,或者早上来不及吃早餐,饼干可以用来充饥。”王德军说。每次也少不了慰问金,因为这是减轻孩子和家庭压力的最直接的方式。
每一次到访,都会带着不同的任务。这一次,他们再次把爱心从民建班扩散到全校。会员邓国辉带来了400套先进的LED灯具,计划对全校的教室、寝室和走廊的照明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,让孩子们能在更明亮的灯光下学习和生活,同时更好地保护视力。会员朱长缨联合会友郭静,在学校食堂安装了4套直饮水设备。“之前学生只能打开水喝,有的人等不及就直接喝自来水,太不卫生了。装了这个后,学生喝水就方便多了。”一旁帮忙的后勤工作人员笑着说。

关爱成长,从实地探访做起
扶贫远不止简单的赠送物资,教育扶贫更是如此。“我们需要深入孩子的内心,真正帮助他们成长。”王德军认为,在学校看望孩子、和他们谈心只是一个方面,要做到精准教育扶贫,还得全方位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。去年,区工委成员已经走访过多户学生家庭,深感任重道远。这一次,不顾路途颠簸,他们再次奔赴桑植各个乡镇进行家访。

最让会员们牵挂的是宋林芮和谷湘星家。宋林芮家住桑植县利福塔乡宋家台村,下车后还得爬一段羊肠小道般的山路,才能走到位于半山坡的家中。父亲在外打工,姐姐在外地上大学,宋林芮寄宿,三间老式木房里,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。母亲今年50岁,脑部已开过两次刀,腰也动过一次手术,家中由此欠下巨额外债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母亲还患有癫痫,时不时倒地不省人事,好几次在山坡上种地时,都摔下高坎。“每天必须吃药,不吃就容易发病。”但因为生病,母亲的记性并不好,总是忘记。宋林芮很懂事,在征得老师同意后,每晚下自习时,她都会给妈妈打电话,提醒她吃药。“长大后,我想当医生,治好妈妈的病。”她成绩并不出色,但没有妨碍她单纯的梦想。

谷湘星家住芙蓉桥白族乡庹家岗村。三间老屋,一间木板,一间土坯,一间砖砌。屋里没有柜子,衣物都搭在台阶的木杠上。三个孩子睡的蚊帐上,缝满一个又一个的补丁,但旁边的墙壁上挂满了鲜艳的奖状。母亲多年没有音讯,父亲早年在外打工患矽肺病,未得到补偿,后因遭受欺侮而过失伤人,又被判四年,前两年出狱后,去了温州打工。爷爷是1960年代的退伍军人,凭着坚强毅力,和老伴一起,把谷湘星和他两个双胞胎弟弟抚养长大。孩子们的学校在镇上,离他家的车距只有10分钟。“每次坐车要3块钱,3个人就是9块钱,舍不得,就走啊,走一个多小时,走了7年。这两年我腿脚不行了,就没送他们了,他们自己走。”现在两老都已年过七旬,体弱多病,几无劳动能力,但说起这些,老人的脸上没有丝毫哀怨。在他们心中,三个孩子聪明懂事、成绩优异,足以支撑他们度过这艰难的岁月。而他们的坚韧,也让民建会员坚定了实行精准教育扶贫的决心。

关爱教育,从精准帮扶出发
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‘精准扶贫’的重要指示,希望能依托我们党派的力量,帮助一部分家庭通过教育扶贫实现脱贫。”王德军表示,两年来,天心区工委六进桑植,探索精准教育扶贫之路。从最初的物资捐赠,到后来的深入走访,再到与学生一对一“结亲”,对口帮扶,理念一直在跟进,方式一直在转变。
民建会员的努力和付出,渐渐获得回报。每一次到访桑植,大家都能发现孩子们的进步:“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了,越来越阳光自信,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。”同时,这种情绪也感染了孩子们的家庭。“以前爸爸供我上学非常艰难,他总是很严肃。进了民建班后,我跟他说,‘现在负担小了,你要高兴一点’,他如今也会和我开玩笑了。”谷婷觉得自己特别幸运。宋志强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,妈妈一个人拉扯他和哥哥长大,靠在砖厂打两份工赚1200元艰难度日。区工委得知后,根据实际情况另想办法,在长沙为他妈妈安排了一份月薪3300元的工作。“哥哥念初中时,经常挨饿,还得了胃病。现在哥哥好多了,妈妈负担轻了,工作也没有以前辛苦,和我们的交流都多了。”宋志强说。
从大处来看,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;从小处着眼,教育更是一个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。民建天心区工委深知其间的意义,因此更觉行动的紧迫。一方面,他们把“长沙民建班”剩余33名孩子来长夏令营的事宜提上日程;另一方面,为了给桑植孩子们谋划更好的教育蓝图,他们又商讨联系长沙顶尖名校雅礼中学,希望能选拔优秀学生就读雅礼。时不我待,任重道远……